業務挑戰

解決方案

領導階層

資源中心

關於DDI

聯繫我們

你是在為自己公司培養人才,還是在為他人做嫁衣?

>資源中心>語音系列>你是在為自己公司培養人才,還是在為他人做嫁衣?

領導者十年領導力圖鑑

你是在為自己公司培養人才
還是在為他人做嫁衣?

講師:李慧淵 Huiyuan Li
          DDI大中華區專案諮詢總經理

精華整理

你是在為自己公司培養人,還是在為他人做嫁衣?這是很多企業負責人才培養的專家常常被問的問題,或許你和我一樣想要知道答案。那麼,我們就來看看資料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。


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五類高管的典型樣貌:

務實性高管:個性低調謙虛,比較謹慎,腳踏實地。在高管群體中占比最高。

際遇型高管:缺乏好奇心,不太愛學習,規避風險,人際敏感度較低。

組織型高管:對人敏感,也比較傲慢,但善於凝聚人心。

建設型高管:最擅長找機會和推進機會,比較固執,不愛與人打交道。

創新型高管:人群當中的「點子王」,好奇心高,愛學習,喜歡找新方法和新思路。


接著,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入門高管和中基層的能力準備度:在入門高管中,完全成熟「準備就緒」的目前占比是26%,27%尚不成熟。處於中間的,要不就是不擅長帶團隊,要不就是不擅長做業務;再來看看中基層,「優秀」的領導者在人群中占比15%,而接近三分之一有著全方位的差距,還需要繼續努力,「良好」和「合格」的占比分別是22%和15%。


回顧完不同層級領導者的樣貌,我們來看看幾個典型產業領導者的分佈,通過資料瞭解這些產業目前在哪些層級佔據優勢,哪些層級上明顯優秀人員的占比要低於全部產業的平均水準。


· 醫療健康產業

相對而言,醫療健康領域中組織型高管占比最多,創新型高管占比也相對更高。這兩類高管都是對人的敏感性強,變革與影響等能力也相對最好的一類。相比之下,更關注事、不關注人的其他幾類高管占比就低得多。


這或許與醫療健康產業很多高管有著豐富的一線行銷背景相關,也或許跟這個行業在機會兌現過程當中,需要多方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最終成果相關。成功的關鍵在於引領創想、入場佈局,單憑腳踏實地不算建功,一味地固執己見也無法成事。


接下來,我們再來看看梯隊上「腰部」這個層級。這個層級上承戰略、下達戰術,組織能否把既定的方向落實,這個位置非常關鍵。這個層級的資料讓人眼前一亮,也讓我們感到非常欣喜。眾所周知,大健康是在中國市場上最早開始投入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行業。41%的入門高管準備就緒,遠高出產業平均。這個數字告訴我們,該產業之前的投入確實有回報。


那麼如何更上一層樓呢?我們也看到,在這個梯隊上,有些偏科的高管各占了18%。這兩類高管要加速發展就位,需要補足的部分完全不同。這就提醒我們,接下來提前識別潛力和狀態,分流培養,將會更有成效。


最後,我們來看該行業的中基層。我們發現,領導者最多集中在「需努力」這一檔。這一檔距離合格只有一步之遙,差在哪裡呢?差在重事輕人。其實人事平衡,從思考事轉向思考人,本身就是中基層在領導者角色轉型時的典型挑戰,也是很關鍵的一個門檻。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產業特性,越往上走越需要搞定人。這一點就更值得企業重視。


最後,我請大家跟我一起,把三個層級的梯隊現狀放在一起做個回顧。我們發現,跟「腰部」梯隊的儲備優勢相比,到中基層時,這種優勢完全不見了,把產業內「合格」及以上的領導者加總在一起,占比資料甚至比整體還要低。大健康產業,可能是目前在中基層脫節最嚴重的行業之一。


為什麼會這樣?我們在中基層的投入變少了嗎?應該不是。我們想問的是,我們的組織開放授權嗎?我們鼓勵中基層提出想法並檢驗、校準自己的判斷嗎?如果更高層的領導者習慣了事事把控,中基層是很少有機會去練習並使用影響力、組合資源等相關的領導技巧的。沒有歷練,這些能力上再多的課也不會有進步。


因此,在梯隊方面,資料給我們的提醒是,過去我們的壁壘可能在於產品,但未來需要更加關注人。中基層是離用戶最近的層級,但也是我們整個梯隊上最為薄弱的層級。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是,對照新的、快速變化的內外部需求,未來各個層級的儲備和發展體系如何進行調整,整個組織在文化和機制上應該提供怎樣的配套,才能持續有效?


· 金融產業

金融產業中,際遇型高管占比最多(28%),也比整體分佈高;務實型高管和創新型高管占比最低,並且低於整體分佈。際遇型高管我們之前重點描述過,他們個性中有規避風險、惟命是從的特點,並且能力方面也都排名墊底。


這個資料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一點在於,金融產業組織中的哪些特點或階段性需要,容忍了這個類型的高管如此集中地存在?這對他們的下屬會有怎樣的影響?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影響?當更多的際遇型高管佔據了位置時,組織付出了什麼樣的「機會成本」嗎?起碼我們看到,腳踏實地的人少了,開拓創新的人也少了。


接著是梯隊上「腰部」這個層級,這個層級的資料有一個特點——兩頭重,中間輕。我們都知道,在金融行業,領導者的晉升往往需要考慮資歷,內部歷練很重要。然而,組織履歷是結果而不是原因。論資排輩的確有機會讓真正出色的高管後備冒頭,但也有同等概率讓能力不成熟的候選人「蒙混過關」,而或許後者根本沒有準備好承擔起這個級別的職責。在這裡我們要提醒的是,或許我們需要檢視內部流程,真正落實更合適的甄選標準。


最後,我們一起來看中基層的樣貌。我們發現金融產業最多的人集中在「需努力」,他們在能力上有「重事輕人」的問題。這一點或許可以作為中基層領導者發展時,重點改善的目標。並且,跟「頭部」和「腰部」不同,金融業的中基層領導者,「未就緒」的占比是最少的,甚至還低於整體分佈。換句話說,中基層基礎不錯,優秀的年輕人是能夠進入到這個產業的。


帶著這個發現,我們一起把三個層級的梯隊現狀放在一起做一個回顧。我們或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,這個行業的中基層領導者,是本身沒有機會走到更高領導職位的潛力嗎?還是在組織內發展的過程中某種力量被消耗掉了?如果真的是這樣,長期不改變的話,或許我們無法繼續吸引未來的年輕潛力人才進入並留在產業裡面。


因此,在梯隊方面,資料給我們的提醒是,在跟人有關的投入方面,與人有關的變化,由人帶來的影響,常常是不明顯、緩慢但持久的。梯隊建設上某一個環節的脫節,影響到的往往也不僅是一時或局限在某個層級範圍內,而是會像漣漪一樣,擴散出去。我們需要去從更長遠的領導力戰略來看待組織的梯隊建設——我們的組織正在由什麼樣的領導者構成?他們又塑造了什麼樣的組織?


· 日常消費產業

日常消費領域中,建設型高管占比最多(23%)。建設型高管的特點是什麼呢?他們對機會最敏感,看到了就會行動,啟動了就要完成,無論他人是否看好或支持。我們毫不意外建設型高管會更多地出現在這個產業裡。日常消費領域是關於消費者注意力的,而注意力是這個時代變化最快速的資源。所以,在這個領域,要的就是快攻快打、高頻出擊、迅速決策。這恰恰契合建設型高管的行動特點。


在這裡,我們要提醒的是,建設型高管的優勢可能是一把「雙刃劍」。「雙刃劍」的另一面,就是從自信變成過分自信。在快速行動的同時,不聽他人意見,也不注重影響他人,最終會讓領導者,甚至組織吃到苦頭。如何促動高管對此保持覺察,突破自己的局限性,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
接下來看梯隊上「腰部」這個層級。日常消費產業的這個層級的資料有一個特點,中間重,兩端輕。中間這兩類人在準備度上有什麼特點呢?他們都是偏科選手,要麼做事強、凝聚團隊弱;要麼組織強,但業務思路差。


對於這種分佈,我們的猜測是,當產業節奏加快時,行或不行都更容易看出來,組織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裡發現領導者適合什麼類型的業務或市場,為他們找對位置,複製或放大自己的貢獻。對於組織來說,它最大化地兌現了這些領導者當下能力的價值;對於領導者來說,這可能是一個固化,甚至是強化偏科的回饋回路。但對「腰部」領導者而言,靈活和力量都重要。偏科選手,要補課。這也提醒我們,中高管的甄選和培養要關注平衡,根據他們的潛力和狀態,分流培養,會更有成效。


我們再來看中基層的資料,如果看「合格」及以上的占比,日常消費產業是幾大行業裡中基層領導者實力最強的。同時,我們也發現有相對最多的領導者分佈在「良好」和「需努力」這兩個區間。阻礙這些領導者邁向「優秀」和「合格」的,概括起來都是「重事輕人」。


最後,我請大家跟我一起,把三個層級的梯隊現狀放在一起做一個回顧。我們發現,無論是「腰部」,還是「腿部」,產業裡領導者最集中,也就是占比最高的,都處在距離「優秀」或「合格」等門檻要求一步之遙的地方。這讓我們思考的是,可能是因為業務節奏的分秒必爭帶來的壓力或習慣,挑戰自己過去的成功方式,挑戰自己的舒適區,或許是擺在產業領導者面前,貫穿全部層級的統一的模式和統一的難題。


非不能也,實不為也。或許不是不能,卻是「不想」。很多時候需要一些外部視角的「打破」,因此希望DDI這份資料洞察白皮書中的發現,能夠成為一個促動,成為讓大家有所覺察、突破自我的開始。


那麼,回到我們這一節的問題:你是在為自己培養人還是在為他人做嫁衣,相信你和我一樣,心中已經有答案了吧?

DDI微信小程式

掃描上方QRcode

獲取更多語音系列


相關推薦

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掌握最新的領導力洞察

訂閱

推薦資源更多

掃描QR Code
加入DDI Line官方好友

如何幫助您?請致電